张忠德,1964年9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组长。
1983年,张忠德考入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88年,张忠德进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2004年,张忠德成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忠德主要从事呼吸急危重症、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临床救治的研究。新冠疫情期间,先后出征14次,在全国率先提出重症和危重症中西医预警指标。2023年6月3日,张忠德受邀参加2023年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2025年8月5日,张忠德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
2020年3月,张忠德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8月19日,张忠德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2021年,张忠德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南粤突出贡献奖”。2022年3月,张忠德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2024年8月,张忠德被确定为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张忠德1964年9月出生。1983年,张忠德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深入研究
1988年,张忠德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进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同年,张忠德拜师于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甄梦初老先生门下。1995年,他来到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现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进修。18个月后,他从钟南山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张忠德先后参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甲型流感病毒、登革热等疾病诊治工作。2003年,作为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不幸被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脱离生命危险。2004年,张忠德已成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为继续提升中医临床能力,师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脱产跟师抄方学习一年,从晁老的药方中领悟“治痰十法”“治肺八法”“相反相成法”等。
抗击疫情
出征湖北武汉
2020年1月24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紧急驰援武汉市,后来,张忠德担任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带领由广东省、北京组成的医疗队,成建制接管5个病区,共收治348名患者,其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达191例。
出征河北邢台
2021年1月2日,广东省派出张忠德、邹旭两位专家奔赴河北邢台,张忠德被任命为邢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床救治组组长。在支援邢台的18个日夜里,广东中医专家进驻邢台市第二医院,会同当地专家开展中西医协同救治,实施“针药并用”中医救治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
出征云南瑞丽
2021年3月31日,张忠德飞往云南瑞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同瑞丽当地的医疗力量开展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疫情防控工作。
出征辽宁营口
2021年5月16日,张忠德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辽宁工作组专家,驰援辽宁营口,支援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先后转战辽宁省营口市、沈阳市、鞍山市、大连市四地,深入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管控社区、核酸采样点、中药煎煮配送点等地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出征广东广州
2021年5月底,德尔塔来势汹汹。刚从营口回到广州市的张忠德立刻担起重任,5月29日带领中医医疗队,协同西医专家援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出征云南瑞丽
2021年7月初,德尔塔病毒突袭云南省。为此,张忠德第二次奔赴瑞丽,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出征江苏南京
2021年7月28日,才刚结束瑞丽疫情防控工作的张忠德,来不及回广州休整,就由云南中转合肥市,再搭乘高铁奔赴南京,指导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出征福建厦门
2021年9月,福建省突现本土疫情。9月13日下午,张忠德再次出征,前往福建厦门,支援当地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出征甘肃兰州
2021年10月20日,张忠德再一次披坚执锐,赴甘肃省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到兰州的第一天晚上,张忠德便组织专家分析研判甘肃省本轮疫情的特点。他表示,在本轮疫情的防治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有效阻断了重症病例向危重症发展。
出征辽宁大连
2021年11月11日,按防疫规定进行隔离休整还不到48小时的张忠德,再度接到命令,赴辽宁大连支援抗疫。
出征陕西西安
2022年1月6日中午,张忠德又一次离开广州市,赶赴陕西西安,指导当地疫情防控救治工作,这已经是他第十一次奔赴疫区。
出征香港特区
2022年3月16日,应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请求,广东省组派300人内地援港医疗队,经深圳市莲塘口岸启程赴香港,全力配合特区政府开展病人救治工作,帮助香港稳控疫情,张忠德担任此次医疗队队长。
继续深耕
2023年6月3日下午,张忠德受邀参加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药学会主办的2023年首届粤港澳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中医药传承与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2024年4月23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主编的《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获评为《全民阅读大会•2023年度中国好书》。2025年5月15日,张忠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讲究“药补不如食补”,食疗要讲究三因制宜,要结合不同的时节、人群、地域,给予个性化的食疗计划。2025年8月5日15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暑期中医药养生”专题发布会,张忠德表示基孔肯雅热疫情,通过临床一系列观察,专家组判断属于“虫咬疫病”,核心病机是风邪袭表、湿疹蕴热。由于正值三伏天,天气非常炎热,预防时除了清除环境污水、灭蚊、截断传染源,平时还可以采用健脾消暑的药食同源食疗药膳,比如我们常用的薏苡仁、白扁豆、淡豆豉、荷叶、冬瓜等,加瘦肉去煲汤,调节身体的机能,保持免疫力平衡。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擅长领域
中医辨治哮喘、支气管扩张、鼻炎、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尤其在久咳、顽咳、久喘的中医辨治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善用“平调五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痛风、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小儿疳积、小儿咳喘等其他内、妇、儿等诸多疑难杂症。此外,疾病康复方面,喜用药膳,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体质用个体化药膳进行预防与治疗。
人物观点
基孔肯雅热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三联症:发热、关节痛、皮疹,主要的治疗就是对症支持治疗。基孔肯雅病毒对热很敏感,56℃、30分钟可以灭活它;不耐酸,70%的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酸、酚类、碘伏和第七代季铵盐化合物等消毒剂及紫外线可以灭活。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从事呼吸急危重症、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临床救治及教学科研工作近35年,亲历并指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登革热、新冠病毒感染等重大疫情中医药救治。尤其新冠疫情,先后出征14次,在全国率先提出重症和危重症中西医预警指标,创新“扶正解毒”重大疫病救治理论,作为编写组副组长参与制定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第十版)》,研发“扶正解毒颗粒”“健儿解毒颗粒”实现成果转化;践行中西医协同、优势互补的治疗模式,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方案、中医经验。
创新性提出“急救思路引导教学法”,把临床诊治思路推前至课堂,将跨学科并行式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西医急症学教学中,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强化中医诊疗特色在急症学及传染病学中的运用,将“中西协同,突出中医特色”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积极引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 综合评价学生医学实践技能,进一步优化临床教学。
人才培养
硕士博士研究生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多名。
中小学教育
2020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与时代朝天实验小学在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等单位支持下,联合打造的“岐黄护苗·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研学活动正式启动。广东省中医院在多所小学成立“德叔杏林研学中队”“岐黄苗苗中队”“忠德中队”等,科普中医健康理念,传承中医药文化,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香港中医访问学者计划
2022年起启动香港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后,广东省中医院率先派出重症医学专家前往香港医管局属下的西医院重症监护专科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2024年,首批20名香港中医师来粤“规培”。
主要论著
总述
张忠德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过本学科论文20余篇,参编多部医学书籍及教材;主持地市(厅、局)级中医临床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攻关课题及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8项。
书籍及教材
《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呼吸科专病专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第十版)》
发表论文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科研奖项
2004年主持参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团队荣誉
参考资料:
社会活动
2022年2月2日,张忠德担任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手。
人物评价
张忠德的经历犹如传奇,也是中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写。(新快报评)
从“非典”、甲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登革热再到新冠,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德叔”的张忠德,带着中医“战”出来了,也成为一块岭南中医“金字招牌”。(南方都市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