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
编辑:浩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于1861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最大且最受欢迎的美术馆。美术馆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位于雅拉河南岸的维多利亚国家艺术馆(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和位于雅拉河北岸的伊恩·波特中心。两个展馆隔着雅拉河相望,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国际馆位于墨尔本的圣基尔达街。

1982年8月20日起,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被列入维多利亚州遗产名录。馆藏涵盖亚洲、原住民、澳大利亚及国际艺术与文物,并收藏现代与当代艺术作品。自2004年起,该馆每年举办"墨尔本冬季大师展"。

历史发展

建馆前身

19世纪50年代,维多利亚州的移民艺术家们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难以依靠艺术创作维持生计。1853年成立的“维多利亚美术协会”虽举办了艺术展览,但很快停止运作。此后美术协会继续组织展览活动,但由于场地条件有限,建立国家美术馆的需求日益迫切。1863年,维多利亚州政府决定成立美术委员会,负责为设立在罗素街公共图书馆内的新画廊挑选雕塑和绘画作品。在首任馆长雷德蒙·巴里的坚持下,委员会最终选择收藏具有原创性的"现代"艺术作品,而非当时殖民者普遍推崇的欧洲大师作品。1864年12月24日,画廊首展成功举办,这次展览的成功为后来扩建公共图书馆以设立专门的艺术画廊提供了有力支持。

正式建馆

作为澳大利亚第一家公共美术馆,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虽然官方注册成立于1870年,但其历史可追溯至1861年。1867年,美术馆附属艺术学校成立,培养出了包括弗雷德·麦卡宾、汤姆·罗伯茨等在内的一批杰出艺术家。这所学校于1973年成为维多利亚艺术学院的首个院系。1904年,商人阿尔弗雷德·费尔顿去世后遗赠了383,163英镑,其中一半利息被指定用于美术馆购买藏品。1966年,《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法案》正式颁布,规定美术馆“设立并运营于圣基尔达路的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及其他指定地点,同时成立了美术馆理事会。由著名建筑师罗伊·格朗兹设计的新馆舍于1968年8月20日对外开放,其标志性的伦纳德·弗伦奇设计的彩绘玻璃天花板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穹顶。20世纪末,美术馆曾暂时迁回罗素街原址展出部分藏品,同时对圣基尔达路馆舍进行大规模翻新。2002年,美术馆在联邦广场开设新分馆“伊恩·波特中心:联邦广场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馆”;2003年,完成翻新的圣基尔达路馆舍重新开放,并更名为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

地理位置

方位布局

作为墨尔本(始建于1835年)重要的文化地标,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原馆由建筑师罗伊·格朗兹于1960年代设计建造,其外立面采用澳大利亚传统"蓝石"砌筑,现已被维多利亚遗产委员会列为受保护历史建筑。该建筑以其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和厚重的材质表现,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1996年,意大利建筑师马里奥·贝利尼团队在国际竞赛中胜出,主导了此次改造项目。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外立面完整保留具有锈蚀质感的蓝石外立面;内部重构,采用生物形态学设计理念,运用高科技材料构建全新空间体系。中央大厅保留原有彩绘玻璃穹顶,升级为城市文化客厅。新增的轻质合金立体交通网络系统,包含多向度扶梯装置、夹层观景咖啡平台以及智能分流导览体系。将原瀑布景观重构为高科技玻璃水幕,采用单块巨型玻璃基板实现光线折射与空间延展效应。展厅扩容,新增两个20×20米的旋转立方体展厅,各750平方米展示面积,15度偏转角度确保空间独特性,通过立体连廊系统实现参观动线优化。2003年,马里奥·贝利尼团队完成的重大改造工程在北、南庭院新增展览空间。2018年州政府宣布艺术区再开发计划,将专设新馆收藏现当代艺术。

陈列展示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国际馆的馆藏丰富多元,汇集了全球各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品,集中展现了艺术表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欧洲艺术藏品是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从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的作品,包括伦勃朗·范赖恩彼得·鲁本斯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克劳德·莫奈等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类涉及标志性画作、雕塑、装饰艺术及欧洲精湛工艺的典范之作。亚洲艺术展区收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的艺术品,系统呈现了陶瓷、纺织品、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此外,馆内还藏有一批颇具特色的伊斯兰艺术珍品,包括设计繁复的地毯、书法作品和陶瓷等。现代与当代艺术同样是馆藏重点,涵盖巴勃罗·毕加索、马蒂斯、杰克逊·波洛克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等艺术家的作品,全面反映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与多元风貌。

重要馆藏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九号自画像》——安迪·沃荷

媒介:合成聚合物颜料及丝网印刷于画布。

尺寸:203.5×203.7厘米。

展厅位置:NGV国际馆3层。

获得荣誉

1982年8月20日,在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落成14周年之际,它被列入州遗产名录,评语肯定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60年代澳大利亚现代建筑发展中最具雄心的成功典范”的地位,特别强调水幕墙与大展厅构成的视觉符号已深植公众情感。格朗兹因此荣获1968年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金奖,并于次年受封架子鼓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官网.2023-11-22

The ‘people’s building’: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celebrates 50th anniversary.architectureau.2025-07-25

Weeping woman.NGV.2025-07-25

《九号自画像》.NGV.2025-07-25

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扩充当代艺术馆藏(图)-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5-07-25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VIC, Australia.latlong.2025-07-25

方向与停车.NGV.2025-07-25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Melbourne, Victoria.collections.2025-07-25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archjourney.2025-07-25

Visiting the NGV in Melbourne.explorevictoriaaustralia.2025-07-25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VHD.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