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心城区,是指成都市城市建成区(“12+2”),包含12个市辖区(行政区)和2个经济功能区。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津区12个行政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2个功能区。根据《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都市中心城区会形成扇叶状组团式空间形态。
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撤销温江地区,将其10个县并入成都市;1990年,调整成都市区划,将原来的5个区划分为7个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新都区、温江区撤县设区;2013年3月,成立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2014年10月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标志着天府新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新区;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双流区撤县设区;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201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郫都区撤县设区。2021年5月,根据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成都市中心城区扩大为12个行政区和2个功能区。
成都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四川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069.4平方公里。成都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541.94万。中心城区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双4F级枢纽,设有成都站、成都东站等四个主要火车站。
历史沿革
1949年,成都市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1951年,原本的成都县、华阳县部分乡村划归成都市。1952年,成都县直接撤销,并入了成都市。1953年,成都市调整旧城,按地理位置设锦江区和青羊区。1955年,成都将城市调整为三区:东城区、西城区、市郊区。1959年,成都市的面积扩大到821.9平方公里,为1949年的27倍,城区面积也已达到39.06平方公里。1983年5月,原温江区地区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新都区、郫都区、新津区、大邑县、蒲江县10个县划入成都市;之后,灌县、彭县、崇庆、邛崃4县改建为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崃4个县级市,为成都市辖。至此,成都市总面积达到14335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192平方公里。
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区、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1978年,成都市域面积3861平方公里,包括两个城区(东城、西城)和两个县(金堂、双流)、三个郊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撤销温江区,将其10个县并入成都市市,成都行政管辖范围扩大至12121平方公里。
199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的区划调整方案,将东城、西城、金牛三个区调整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金牛、成华区五个城区;同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获批成立。次年,高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990年,调整成都市区划,将原来的5个区划分为7个区;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新都区、温江县撤县设区;2013年3月,成立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2014年10月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标志着天府新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新区;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双流区撤县设区;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201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郫都区撤县设区。截至2017年,成都市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新都区、温江区、双流、郫都11个区,简阳、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5个县级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区4个县。成都市有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7年,成都被国家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2014年天府新区获批国际级新区,2016年国务院批准简阳市由成都市代管,成都行政管辖范围扩大至14335平方公里。2015年,将原双流区撤县设区。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郫都区,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形成11区4市(县级市)4县的格局,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郫都区、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区。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此外,成都市还设有在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7年7月,成都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着眼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
2020年6月,撤销新津区,设立成都市新津区。2021年5月27日,根据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成都市中心城区扩大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津区12个行政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个功能区。
成都简介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天府之国”的中心,有着世界罕见的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改的历史特征。前316年,秦灭蜀,始设蜀郡并成都县。前311年,仿秦制重建城垣,为有文献记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之始,迄今已有2300多年。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成都市”“锦城”之称,五代十国后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蓉城”,简称“蓉”。1921年始设市政筹备处,1928年正式设市。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2017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885.6平方公里。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大雪塘),平均海拔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鸭子河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地貌类型;由于气候的显著分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
城区介绍
2021年5月27日,根据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成都市中心城区扩大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津区12个行政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个功能区。根据《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会形成扇叶状组团式空间形态。
锦江区
锦江区位于成都市区东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东与成华区交界,东南与龙泉驿区相连,南与双流区毗邻,西与武侯区隔河相望,西北与青羊区接壤,北与青羊区、成华区相连,北界华星路边界与成华区隔河相望,面积62平方千米。下辖春熙路、书院街、锦官驿、牛市口、东湖、沙河、狮子山、锦华路、柳江、成龙路、三圣11个街道和76个社区。区政府驻成都市南三环路二段1号。2022年末,户籍人口67.47万人。建成一环路、北京二环路、中环路、三环路、锦江大道和滨江路、锦华路、成龙路、驿都大道、蜀都大道“五横五纵”城市路网,接入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成仁路快速通道、机场路快速通道。区域定位“品位锦江区・幸福城区”,设春熙路时尚活力区、白鹭湾湿地公园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锦江片区)3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和国际交流交往引领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2022年,锦江区位居赛迪全国百强区第66位,赛迪全国幸福百强区第12位、西部地区第1位。2022年,锦江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成为全省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双品牌”之一;锦江区共享居住产业院落治理模式获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交子券”作为全国唯一区县级地方政府案例入选商务部2022年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国企兜底管理“三无”院落实践获评“中国幸福社区范例奖”,春熙路商圈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青羊区
青羊区原为成都市西城区,成立于1991年,得名于区域内道观“青羊宫”。青羊宫得名之最早记载,始见于西汉杨雄《蜀王本纪》“老子为文始真人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典故。青羊区辖西御河、草市街、少城、草堂、府南、光华、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蔡桥、康河12个街道办事处、67个社区居委会。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98.8%以上,其他民族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羌族、壮族、朝鲜族等约20个少数民族。2022年常住人口107.54万人,其中男性52.02万人,女性55.52万人;户籍人口77.08万人,其中男性37.44万人,女性39.64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0.4%(公安统计数);人口出生率7.54‰,人口自然增长率3.94‰,人口密度约1.6万人/平方千米。青羊区人民区政府驻江汉路224号。
金牛区
金牛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是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属区域为古蜀国先民的聚落中心,金牛古道是连接巴蜀与中原的重要陆路通道,起点即在金牛区天回镇。金牛区东邻成华区,南接青羊区,西交郫都区,北毗新都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3°57′03″—104°08′19″,北纬30°49′55″—30°48′35″,东西长18千米,南北宽16千米。全区面积108平方千米。金牛区境内沿东北边缘靠近成华区和新都区一线,有天回山和凤凰山浅丘台地,属龙泉山脉西部边缘延伸带,地势起伏连绵,属缓坡台地,其余地区皆属平坝,海拔平均高度501米,最高点580.2米,最低点493.3米,呈西北向东南倾斜。
金牛区是成都市生态、水资源保护区,区境内有府河、沙河、毗河、磨底河、清水河5条主要河流,属都江堰市自流灌溉区。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金牛区下辖13个街道、90个社区,区政府驻成都市沙湾路65号。
武侯区
武侯区因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基本在四环路内),东与锦江区隔河相望,南与高新区、双流区接壤,西与双流区相连,北与青羊区毗邻。东西向长约13千米,南北向宽约10千米,土地面积75.36平方千米,辖11个街道、71个社区。截至2021年末,全区登记实有人口136.14万人。武侯区是国务院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区”,先后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天府旅游名县”“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等荣誉。
武侯区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锦江、清水河、江安河三水环抱,水系发达。穿越辖区的人民南路是连接成都市核心天府广场与天府总部商务区、成都科学城的城市中轴线,成都城市形象主要展示区。“七纵七横”的骨干路网和北京地铁1号线、3号线、5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7号线等线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成都市对外合作和交流的重要窗口,驻有德国、韩国等领事馆,成都城市音乐厅位于辖区锦江区南岸、音乐坊片区。
成华区
成华区位于成都市城区东北部,东与龙泉驿区交界,南与锦江区相连,西与金牛区毗邻,北与新都区接壤;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0°33′~30°41′,东经103°53′~104°03′。2021年,成华区辖区面积109.3平方千米,建成区土地面积85.52平方千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78.93平方千米。成华区地处轴状凸陷构造盆地——成都平原的东部,区域内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地貌类型不多,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平原、丘陵和台地组成,仅东北部偏高,属浅丘地带。位于白莲池街道石岭社区的磨盘山海拔594米,属龙泉山脉延伸地域,是成华区及成都市城区的海拔最高点。成华区城市部分地貌特征总体属于平原型,涉农部分位于龙泉山边缘,地势以浅丘为主,坝区约占三分之一。
成华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区域内大部分地区表现出的气候特点是: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秋雨和夜雨较多,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2021年,成华区年平均温度为16.2℃~18.0℃,最热月出现在6—8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8月;年度最大降雨发生在7月9日,昭觉寺站点12小时降雨量89.1毫米;秋季阴雨天气突出,秋雨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冬季气温前高后低,降水前少后多。成华区年平均日照市时数为844~1410小时。
龙泉驿区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部偏南,西与成华区、锦江区交界,东与金堂县、简阳市相连,北与新都区、青白江区为邻,南与双流区、简阳市接壤。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0°27′52″~30°43′23″、东经104°08′19″~104°27′09″之间。全区总面积556.98平方千米,其东西边线界间距29.84千米,南北边界线间距28.75千米。龙泉驿区是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是第31届世界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承办地,也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承担着成渝铁路相向发展主战场、成都市工业化主战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战场的重大使命。全区拥有247平方千米山区,5000余亩东安湖公园,40平方千米中央生态绿芯、18平方千米环城生态区,空气质量指数常年排名成都市前列。龙泉驿区历来为蓉城门户、川渝要津,自古有“川东首驿”之称。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区界距成都国际铁路港13公里,距双流区、天府两大国际机场18公里,毗临成都东站。拥有占地5600亩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生产服务型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成都公路口岸就地通关,上海-成都高速公路成都至南充段、重庆—成都高速公路、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与绕城高速、第二绕城高速形成“4横2纵”的高速路网体系;开通运营的地铁2号线、4号线,加快建设的地铁13号线、30号线,与成渝铁路、成渝客运专线、成花铁路共同构建起连接辖区内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青白江区
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总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地区则西北高、东南低;区境兼有平原、丘陵、低山3种地形,西北部为平原,海拔451~480米,中部为丘陵,海拔480~700米,东南部为龙泉山脉低山区,海拔546~915米;全区地貌分为冲、洪积平坝区,冲、洪积构造剥蚀丘陵区和构造剥蚀低山区3种。年平均气温在14.9℃~16.7℃之间,年平均降水量925.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39.1小时。区域内河流主要有青白江、毗河,为都江堰渠系内两条干流,另有长流河、绣川河、羊叉河、石板河、高子库河、桤木河、西江河、清城河等。
新都区
新都区位于成都平原,地处成都市北郊,东邻青白江区,西与郫都区接壤,南与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北与彭州市、德阳市广汉市毗邻;地理位置东经103°54′~104°16′,北纬30°40′~30°57′。全区面积496平方公里。地貌主体为平坝,部分为台地,境域地形狭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2%~3%,平均海拔510米。新都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温湿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
温江区
温江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心,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与双流区连界,西与崇州市接壤,北与郫都区、都江堰市相连,东西宽18.5公里,南北长33公里。温江是成都西向交通门户枢纽,双地铁贯通全城,半小时直通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一小时直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温江区面积约27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居第17位。温江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水充沛、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为16.3℃;年总降水量为909.3mm;年平均气压为951.5毫帕;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日照市时数为962.7小时;年平均风速为1.3米/秒,年盛行风为东北偏北,年最多风向频率为23%。
1983年7月1日温江区正式并入成都市,保留温江县建制。2002年4月温江撤县设区,成为成都市市辖区。2017年7月被划入成都市中心城区。温江区辖3个镇,6个街道,95个村(社区)。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9.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8.13%。户籍人口55.59万人。实有人口少数民族有49个,共3.2万人,分别是回族2420人(占0.23%)、藏族11157人(占1.08%)、维吾尔族486人(占0.05%)、彝族4361(占0.42%),其余民族占比较小。
双流区
双流区位于龙泉山脉中段西侧,地形地貌多样,境内分布有坝区、丘区和绵延起伏的浅丘台地。双流区境内海拔423~988.1米,主要有龙泉山、牧马山两大山脉。龙泉山是东北向西南走向的狭长褶皱构造低山,长210公里,宽10~18公里。从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入境内,经太平、永兴、籍田3个街道,到双青出境入仁寿县。牧马山源起东升街道,山脉经东升、西航港、黄甲、黄水、怡心、永安、黄龙溪等镇(街道),绵延入新津区至眉山市彭山区双河口止,长35公里,宽11公里,山脉走向由西北至东南,山势平缓微倾。双流区境内河流属岷江水系,多集中分布于平原地区,流向近于由东北向西南,主要河流有金马河、锦江、江安河、杨柳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总长为117.65公里。
郫都区
郫都区位于成都市西北近郊,东靠金牛区,西连都江堰市,北与彭州市、新都区接壤,南与温江区毗邻;区政府驻郫筒街道,距成都市主城区12.5公里。全区土地面积43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1.95平方公里(不含成都高新区西区)、耕地面积20562.8公顷;7个街道、3个镇、65个社区居委会、82个行政村;2021年末总人口165.95万人,常住人口165.95万人,户籍人口69.63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2.68万人)、户籍户数26.88万户,流动人口102.13万人;人口出生率11.85‰、人口自然增长率8.49‰,人口密度3793人∕平方公里。
新津区
新津区位于成都南部,2020年撤县设区,面积330平方公里,辖4街道4镇、81个村(社区),服务管理人口44万,是天府新区重要组成部分,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四川省“互联网+政务服务”首批示范县。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4.9亿元、增长5.9%,规工增加值增速7.6%,社消零总额增长5.1%,固投增长9.2%,工业投资增长8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7.9%。
新津区境内五河汇聚、两山相拥,主要河流水岸线超过150公里,河流面积约占全域面积的10%,拥有成都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白鹤滩中国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全区工业企业超过9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4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2家(国家级8家)。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7.97亿元。新津区拥有展示四川省“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窗口——天府农业博览园,是全国唯一建在大田里的农业博览会展平台,聚集新希望集团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四川省现代农业五星级园区,纳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新津区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摇篮”,孕育了新希望集团、新筑股份等一批本土民营企业,聚集宁德时代、格力电器等一批全国大型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市前列,是四川省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四川天府新区地处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地带、成都市主城区南部,东至龙泉驿区、简阳市,南至眉山市彭山区、仁寿县,西至新津区,北至成都高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直管区564平方公里,辖华阳、万安、正兴、兴隆、煎茶、新兴、永兴、籍田、太平等9个街道。
新区有森林面积21.95万亩,完成全域森林化建设1.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1万亩,公益林补偿0.98万亩,管护国有林846亩,活立木总蓄积57.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6.03%。有川西林盘356个,林盘密度达到0.9个/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新兴、籍田等8个街道,其中有34个川西林盘已纳入保护修复规划,面积共计2700亩。有绿道长度337公里,公园城市示范街区7个,城市道路增绿90条,立体绿化11.4万立方米,绿地面积3357.88公顷,绿地率达到38.86%,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486.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64㎡/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46%。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两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二江寺大桥)。有博物馆4个(成都毛家湾艺术博物馆、三农博物馆、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明昌博物馆、蜀韵锦绣博物馆),综合文化站9个。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贸试验区核心区。2024年,成都市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0.3亿元、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472.3亿元,贡献了四川省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1/4的上市企业、1/4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0的税收收入、1/18的经济总量。
人口
截至2021年5月,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1541.9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989.39万人)相比,增加552.5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达73.6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5.45%)相比,提高8.19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增量排在前五位的区域依次为新都区、双流区、成都高新区、郫都区、龙泉驿区,分别增加782763人、767291人、704116人、634866人、579007人。
交通
铁路航空
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拥有通达欧、美、非、亚、大洋洲的便捷航线网络。有中国国航、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航空、成都航空等航空公司在此运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开通航线374条,其中国际(地区)131条,国内225条,经停国内转国际18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拥有2座航站楼,总面积50万平方米;建有2条平行跑道,可供空中客车A380飞机起降;3座航空货运站;7个飞机停放区,共设置停机位228个,廊桥85条;为4F级国际航空枢纽,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中国内陆地区的航空枢纽和客货集散地。机场内部实现了公路、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立体换乘,外部打造3个城市候机楼,可实现空地联运,无缝衔接。
2021年6月27日,成都市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等级为4F级。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通航改善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空压力,使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市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机场,定位为成都中国国航枢纽主枢纽机场,一期建成“两纵一横”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远期规划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铁路
成都市拥有四座大型客运火车站,分别为成都站(火车北站)、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
成都站
成都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是成都铁路局管辖的特等站,地处成渝、宝成铁路、成昆三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衔接成灌、达成两条城际线,是成都铁路枢纽内的主要成都十陵汽车客运站。1952年7月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开通,成都站正式投入使用。成都站站房先后经历4次较大规模扩建或改建,1984年建成的站房经2005年9月改造后使用至今。成都站建筑风格体现"蜀风竹韵、蓉城花开"形象寓意。成都站站房主体分为三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并于站房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南广场、北广场,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站房面积2.1万平方米。
成都东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西侧面向城市,东临三环路,北临迎晖路,南接益都大道,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是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站于2011年5月8日开通运营,占地86.7万平方米,南北长2900米,东西宽520米,自西向东分为西广场区、主站房区和东广场区三个部分。成都东站站房面积10.8万平方米,候车大厅东西两侧外观采用“太阳神鸟归来”图形,源于三星堆遗址文化,寓意国铁集团事业蒸蒸日上。站房结构由上而下分为五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高架候车层,即候车大厅,往下依次是站场层、出站交换层、地铁换乘层。成都东站主要办理北京、上海市、武汉、兰州市、西安市、重庆市、贵阳、昆明市等方向始发终到作业,候车面积3.6万平方米,站内设有便捷换乘流线,已购后续列车客票旅客可不出站直接到候车室等候后续列车。
成都南站作为成都的门户建筑,改建后的站房面积共1.4万平米。成绵乐城际铁路开通后,整个二楼候车大厅都将给成绵乐客运专线的旅客使用。据成都南站站长李才元介绍,扩建后的成都南站共设5站台11线,另预设有16米宽进站天桥和12米宽出站地下通道。
成都西站位于青羊区西三环路外侧武青北路,作为成都的一个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成都西站集纳了铁路、有轨、地铁、巴士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为乘客出行提供了多元、便捷的选择,是成都地铁4、9号线的站点,也是有轨电车蓉2号线的始发站。
公共交通
公交车
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车价格为2元/人,可通过天府通卡、次卡或手机支付购票乘车。2024年1月1日起,成都市市中心城区正式实施城市公交票价及优惠调整政策。优惠政策为:实施普通车1元,空调车2元基础票价;天府通成人次卡5折、学生次卡2折,次卡2小时内免费换乘3次,次卡和天府通老年卡均实行次月底清零。天府通电子钱包、天府通二维码和天府通NFC卡享9折优惠。待中心城区“5+1”区外的其他区具备天府通成人次卡和学生次卡互刷条件时,即可实施“5+1”中心城区与该区域天府通成人次卡、学生次卡跨区域互刷互享乘车优待。
出租车
2019年10月15日起,中心城区“11+2”区域巡游出租汽车已按各车型档次执行统一运价。其中:捷达、爱丽舍、桑塔纳、1.6L速腾等车型起步价为8元,吉利EV450、1.4T或2.0L速腾等车型起步价为9元,起步价里程均为2公里。区域融合后,中心城区“11+2”区域巡游出租汽车车身颜色、车辆图案等外观标识保持一致,具体为:川A籍车牌、“青绿+亮银”车身,专用“熊猫”标志等。
地铁
2024年,成都轨道交通新开3条线路。截至2024年12月,开通线路已达16条,车站423座,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67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分担率超63%。成都地铁采用里程计价制,起价2元可乘坐4公里,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增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增加1元;24至4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8公里增加1元;40至5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10公里增加1元,超过50公里之后,每递增20公里增加1元。
成都.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9-11
2024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日报.2025-09-17
新都区地理气候.四川省情网.2025-09-16
温江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四川省(川、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5-09-16
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541.94万人,这8个区域人口超100万 .百家号-人民资讯.2025-03-21
成都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5-09-16
成都东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5-09-16
南站亮新颜 成都火车南站变身综合交通枢纽(组图).网易新闻.2025-09-16
再见,成都站!你好,成都西站!.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6
关于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25-09-16
机场简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025-09-16
什么是川G号牌?川A和川G是否有区别?如何申领川G号牌?权威解答来了.腾讯网.2025-09-17
中国西部第一高塔下的警察故事.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7
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541.94万人,这8个区域人口超100万.澎湃新闻.2025-09-14
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成都市统计局.2025-09-14
成都市.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9-11
新版国土空间总规新在哪?专家来解读!.百家号.2025-09-17
70年 成都城市“生长史”.今日头条.2025-09-11
这24张照片,藏着成都的“前世今生”.今日头条.2025-09-11
成都定位40年之变:从省会到西部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澎湃新闻.2025-09-11
重磅!成都中心城区扩大!今后温江、郫都等也是中心城区了.北京时间.2025-09-14
重磅!新津县撤县设区!.四川频道.2025-09-14
锦江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青羊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金牛区地情.四川省情网.2025-09-16
金牛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武侯区地情.四川省情网.2025-09-16
成华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龙泉驿区地情.四川省情网.2025-09-16
青白江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温江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温江区地情.四川省情网.2025-09-16
温江区地情.四川省情网.2025-09-16
双流区.四川省情网.2025-09-16
区情概况.四川省情网.2025-09-16
区情简介.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2025-09-14
简介.四川天府新区.2025-09-16
简介.成都高新区管委会.2025-09-16
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意味着什么?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3-21
行程查询.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5-09-16
成都“12+2”区域公交下月起“同网同价”.中国新闻网.2025-09-16
取消返空费!28日起,成都中心城区“11+2”区域出租车全部打表计费.澎湃新闻.2025-09-16
成都哪条地铁最忙?哪个车站人最多?最新数据出炉!.腾讯网.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