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四号是中国研发的木星与天王星探测器。
天问四号包括两个探测器,其中主探测器将深入木星系,并进入木卫四的轨道,这也是距离木星最远的伽利略卫星,而较小的副探测器将对天王星进行飞掠式探测。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四号,开展木星系探测任务。
项目背景
2020年,中国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祝融号火星探测车。2021年5月,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中国已经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近地小行星2016HO3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执行采样返回任务,并计划在2028年向火星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执行火星取样返回任务。
研制历程
2020年9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公布最早在2030年实施天问四号任务,这项计划将一次发射两个探测器前往木星和天王星进行探测。
2022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于表示:天问四号将前往木星系。
2023年4月25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天问四号主要开展对木星和木卫四的环绕探测,任务难度非常大,还需要两三年时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四号,开展木星系探测任务。
任务目标
天问四号前往木星和天王星进行探测。大方向是探索木星及其卫星的演化史,包括研究外形不规则的卫星等,到达目的地之前,天问四号会在途中飞掠一颗小行星。
系统组成
天问四号包括两个探测器,其中主探测器将深入木星系,并进入木卫四的轨道,这也是距离木星最远的伽利略卫星,而较小的副探测器将对天王星进行飞掠式探测。
性能参数
天问四号利用金星、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进行加速,积聚足够的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