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二棚甸子镇
编辑:浩

二棚甸子镇是中国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下辖镇,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城东部,东与吉林省集安市搭界,南与沙尖子镇、五里甸子镇接壤,西与雅河朝鲜族乡、向阳乡、桓仁镇为邻,北与北甸子乡隔江相望,总面积363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11月,二棚甸子镇总人口为21826人,下辖6个社区、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二棚甸子村。

二棚甸子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多山岭,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夏季较短,雨水集中。民国初期,二棚甸子属一区(横道川区)鸡冠村。1956年3月,设桓仁铅矿镇。1959年,改称二棚甸子公社。1984年,二棚甸子公社改二棚甸子镇。2005年6月,四平乡划归二棚甸子镇。

二棚甸子镇经济以野山参产业为主导。2012年,二棚甸子镇被评为“丹参之乡”。截至2025年2月,二棚甸子镇已拥有16家山参专业合作社,年均销售人参干品2000余公斤。二棚甸子镇地方特产主要有速溶山参粉、人参糖果、人参酒、山参鲜品等;主要景点有大顶子山等。此外,二棚甸子镇先后获得2020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名称由来

传说这里原为一片荒草甸子,1880年,山东省两户人家路经此地,觉得风光秀美宜人,可久居,于是分别搭建了窝棚,后住户逐渐增多成村成镇,因而得名二棚甸子。

历史沿革

二棚甸子镇所处地区在新石器时代(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战国时属燕国。清光绪三年(1877年),桓仁镇建县,名怀仁市,隶属奉天府,建县时,二棚甸子属雍和保。1914年,怀仁县更名桓仁满族自治县。民国初期,二棚甸子属一区(横道川区)鸡冠村。东北沦陷期间,属二道岭子村。1945年8月15日,属横道川区,二棚甸子设村。1956年3月,设桓仁铅矿镇。1958年,桓仁铅矿镇改太阳红公社。1959年,改称二棚甸子公社。1984年,二棚甸子公社改二棚甸子镇。1985年11月,改满族镇。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桓仁满族自治县。2000年4月,成立桓仁铜锌矿地区管理委员会。同年5月,撤销二棚甸子镇,二棚甸子镇所辖的鸡冠砬子、四道岭子、马达营子3村划归四平乡。2002年3月,恢复二棚甸子镇,与铜锌矿地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同时四平乡的鸡冠砬子、马达营子、四道岭子3村划归二棚甸子镇。2005年6月,四平乡划归二棚甸子镇。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辖松兰、卫星、东风、红星、和平、西岔6个居民委员会,二棚甸子、鸡冠砬子、四道岭子、横道川、巨户沟、四平6个村民委员会。2012年,二棚甸子镇被评为“丹参之乡”。截至2024年,二棚甸子镇归属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管辖。

地理特征

位置境域

二棚甸子镇地处中国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城东部,东与吉林省集安市搭界,南与沙尖子镇、五里甸子镇接壤,西与雅河朝鲜族乡向阳乡桓仁镇为邻,北与北甸子乡隔江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6千米,总面积363平方千米。

气候

二棚甸子镇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夏季较短,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6.4℃。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12天,年平均降水量87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130天,平均年蒸发量1253毫米,干燥系数为0.6。

地形地貌

二棚甸子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多山岭。最高点刀尖岭大顶子,海拔899.7米;最低处海拔300米。

水文

二棚甸子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沙松背河、亚铅河、鸡冠砬子河、巨户沟河,均汇入浑江水库,有水岸线8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二棚甸子镇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铜、锌、铅、铁4种,副产品有金、银、硫等。

山林资源

截至2015年3月,二棚甸子镇拥有41万亩山林。截至2016年,二棚甸子镇森林覆盖率为80.9%,活立木蓄积量93.6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1月,二棚甸子镇辖6个社区、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二棚甸子村。

政治

截至2025年2月,二棚甸子镇镇长是宋强,镇党委书记是刘勇。

人口

人口数量

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辖区总人口2648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107人,城镇化率53.3%。总人口中,男性14039人,占53%;女性12449人,占47%;14岁以下3834人,占10.70%;15~64岁21251人,占80.2%;65岁以上1403人,占4.3%。2011年,人口出生率6.01‰,人口死亡率7.68‰,人口自然增长率-0.67‰。

截至2024年11月,二棚甸子镇总人口为21826人。

民族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总人口中,以满族为主,达18144人,占68.50%;汉族8211人,占30.99%;另有朝鲜、回、白等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二棚甸子镇地方财政收入5470万元,比上年增长92%。2022年,二棚甸子镇财政拨款收入3155.0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155.07万元,与上年相比,收入减少270.91万元,降低7.91%,主要原因: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财政拨款收入减少。

截至2023年4月,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坚持以野山参产业为主导,不断完善生产、加工、销售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山参特色产业链。经初步统计,全镇山参年度总产值高达12.9亿元,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名单。

第一产业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耕地面积1.74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0.59万吨,其中玉米0.39万吨,水稻0.1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12万亩,产量0.23万吨。成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87万头,出栏0.61万头;牛饲养量0.67万头,出栏0.26万头;羊饲养量0.43万只,出栏0.23万只;家禽饲养量10.5万羽,出栏8万羽。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人9108元,比上年增长38%。

截至2017年8月,二棚甸子镇有2200多户林农发展野山参,农户参与率达到63%,带动安置劳动力1万余人,山参种植面积达到10万余亩。全镇参农每年山参产业收入8000万元以上,年均销售山参600公斤。二棚甸子镇也成为通化、宽甸满族自治县、本溪地区人参交易的集散地,每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

此外,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二棚甸子镇鸡冠砬子村发挥林地资源、自然环境等优势,打造大榛子产业,使“榛经济”成为富民强村的优质高效项目,其中鸡冠砬子村大榛子基地建于2017年,2022年产榛子近万斤,产值可达7.2万元。

第二产业

二棚甸子镇形成以采矿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2266亿元。2011年,工业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36389万元,比上年增长29%。截至2023年4月,二棚甸子镇已建成丹参种植标准园8个,成立山参专业合作社25家,成员达1531户;建立山参加工和销售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格局。

二棚甸子镇通过“企业+林场+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林农合作入股发展人参产业。截至2025年2月,二棚甸子镇已拥有16家山参专业合作社,年均销售人参干品2000余公斤。

第三产业

截至2023年4月,二棚甸子镇发挥当地人参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山参文化进程中,收集整理相关历史传说、祭山习俗等,出版《仙草人参》专著,提高山参文化知名度,开启“山参+文旅”深度融合模式,以山参、养生、宜游为特色,打造回归自然、健康养生、乡村度假等为主的休闲康养度假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启动参康源青钱柳丹参之乡”健康旅游和正直山参旅游山庄等度假区建设,提升山参特色旅游综合实力。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有幼儿园2所,专任教师20人;寄宿制学校1所,在校生2100人,专任教师1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截至2024年11月,二棚甸子镇义务教育学校有2所,分别是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学校、 桓仁满族自治县四平学校。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门诊部2个;病床120张,固定资产总值3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0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8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8%。

媒体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有线电视人户率达到90%,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40%。有邮政局2个,征订报纸、期刊10000份(册);有电信企业1家,固定电话用户552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3%;移动电话用户9785户,宽带接入用户2120户。

文化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2个;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2.6万册。

体育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有体育场地2处。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53户,人数4239人,月人均303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6户,人数501人,支出73600元,月人均147元,比上年增长33%。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万人,参保率96%。

城镇建设

截至2011年末,二棚甸子镇有自来水厂3座,1.6万人饮用自来水,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0%。镇区供电所2座,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050万千瓦时。

截至2023年9月,二棚甸子镇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水源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和退耕工作,逐步关闭和缩减二级保护区内养殖场。进一步加大污染源管控力度,推进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强化沿江沿河生态治理和企业废水排放管控。不断推广绿色种植、生物肥施田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大荒山绿化造林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盗采森林资源行为。不断增加镇村绿地面积,全力提升乡村形象。

交通运输

二棚甸子镇境内有桓(仁)集(安)公路过境。2011年,201省道由本镇通过。设客运站1座。

2025年3月,国道集本线鸡冠砬子至荒沟甸子段升级改造工程勘察及初步设计招标公告发布。国道集本线鸡冠砬子至荒沟甸子段升级改造工程起点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鸡冠砬子村(集本线与凤柞线交叉口西北侧约700米),路线向西北方向经曲柳川村鸡心沟二组、荒甸村荒沟里、荒甸村荒沟甸子,终点位于集本线与凤向线平交口处(集本线管理桩号K122+330)。路线全长8.21公里,其中隧道长1470米。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米,路面宽度8.5米。隧道建筑限界宽10米,净高5.0米。

人文

地方特产

二棚甸子镇地方特产主要有速溶丹参粉、人参糖果、人参酒、山参鲜品等。

风景名胜

大顶子山

大顶子山位于二道甸子镇木其河畔,山顶由于温差较大,在水分冻结膨胀的作用下,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以及岩屑覆盖在地面上,形成石海山。巨石堆砌的面积超过一公顷,石头重量小的几百公斤,大的几千公斤甚至几万公斤。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5年7月20日8时至21日10时,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部分村镇出现山洪、泥石流。全县平均降水量为157.8毫米。该县累计出动各类抢险救援队伍13支、935人,派出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243台,积极开展防洪抢险、应急处置等工作。受灾地区供电、通信、道路正在全力恢复中。7月22日,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其亲属李某不幸被山洪冲走,被发现时已经遇难。该村民介绍,李某今年50多岁,女性,住在二棚甸子镇红汀子村。7月21日疑因家里的猪圈被水淹没,她试图保护猪圈时不幸被洪水冲走。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木其河畔有石海.今日头条.2025-07-25

行政区划.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5

二棚甸子镇:做好“山参+”特色产业发展大文章.本溪市人民政府.2025-07-25

积极扩绿兴绿护绿 共同扮靓美好家园.今日头条.2025-07-25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5

桓仁概况.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5

桓仁大力发展沟域经济 青山秀水与农民增收可以兼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7-25

关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的公示.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5

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人民政府2022年度部门决算.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5

二棚甸子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本溪市人民政府.2025-07-25

发展榛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5-07-25

本溪市义务教育学校名单.本溪市教育局.2025-07-25

国道集本线鸡冠砬子至荒沟甸子段升级改造工程勘察及初步设计招标公告.本溪市交通运输局.2025-07-25

辽宁桓仁县遭强降雨有村民称亲友被山洪冲走遇难 村干部回应.央广网新闻.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