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颂”,是法语“chanson”的音译,同时也可以译为尚松,意思是歌曲,从广义上说,指法语世俗歌曲,通常有独唱合唱等形式,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如今在酒吧咖啡馆所传唱的那些复古怀旧的情歌和经典小资爵士乐曲已经成为香颂的代言。其实那只是香颂的冰山一角,追溯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香颂的定义
弗里德里希·尼采说过,雅威独独只把天使的语言留给了法国人。谁说香颂不是天堂的圣音呢?人们爱它的柔情似水,爱语呢哝;恋它的浪漫情愫,朦胧慵懒。永远都是悠悠慢慢,缠缠绵绵,扯着时光的衣裙,点上丝丝意蕴。听着,唱着,在似梦似幻中舞乱了脚步身影。
香颂的历史
早在十二世纪,法国的游吟诗人(又作吟游诗人)就拿着乐器,在城堡和集市将骑士爱情远远传唱。早期的法国游吟诗人分南北两派,发源地为法国南部。南方的游吟诗人称作特罗巴多Troubadour,用古普罗旺斯方言演唱;北方的称作特罗威尔Trouvre,用古法语演唱。他们赞美骑士的英勇和爱情的高贵,歌颂十字军的功绩、议论政治的是非,他们的音乐影响深远、广为流传,在英国、在德国,人们到处传唱着这些美丽的歌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赫赫有名的“狮心王”理查居然也是一位杰出的游吟诗人。至今,民间依然流传着他有关法国歌曲的浪漫传说。据说1139年,理查率领十字军归国途中被德国亨利六世囚禁。理查的仆人唱着主人亲自谱写的歌曲,走街串巷、四处奔波,终于在一座城堡的外面用歌声探出了查理被囚禁的角落。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法国人对于艺术的向往却一刻也未曾停止过。18世纪末,整个欧洲都盛行一种抒情歌曲,其曲风婉转柔和,歌词多为诗歌,整个歌曲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呈现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认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艺术歌曲”。法国的艺术歌曲也被称为香颂,亨利·迪帕克、加布里埃尔·福雷、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等都是艺术歌曲的行家。
香颂的流行
当代香颂的兴起,大约是在1900年“法国美好时代” ,(Belle Epoque)从那时起,香颂走进了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时代。法国歌曲被一代又一代传唱着,但人们却无法将其多样的风格一一道尽,然而是在其中,一如往昔的是它十足的韵味和优美的旋律。
香颂作品列举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温情脉脉,万种风情,时而如爱的叮咛,时而如相思叹息,像是热烈缠绵,又如娇羞低诉。隐隐约约,缥缥缈缈,陆仙妮·鲍华叶Lucienne Boyer所唱的《对我细诉爱语》(parlez-moi d’amour)仿佛将我们带回留声机时代。在塞纳河边,在露天咖啡馆,一对对有情人编织着他们的爱情。
对我细诉爱语 Parlez-moi d’amour
对我细诉爱语吧
重复那些温柔的往事
你的甜言蜜语
从不使我厌倦
愿你经常重复那些至高无上的话语
我爱你
其实你心里知道
我打心底里不相信那些话语
但此刻我仍希望
听到我喜爱的字句
你温柔的声音
颤抖的呢哝
使我不由自主地在这美丽的故事中迷醉
使我不知不觉地相信了它
我亲爱的宝贝
在爱情中疯狂是多么甜美
如果不相信空想
生活总会充满伤悲
忧愁的迅速平息
来自于热吻的抚慰
心头创伤的治愈
是由于誓言使其欣慰(法语歌词见附页)
陆仙妮生于1901年,她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她和母亲出于生活所迫一同进了工厂做工。在那儿,陆仙妮开始展露她的演唱才能。16岁时,她就在餐馆唱歌,25岁出了第一张唱片。她温柔的歌声既性感又端庄,既有少女的纯洁又含少妇的风韵。1931年,在法国第一届ACC唱片大奖赛上,陆仙妮以一曲《对我细诉爱语》摘得桂冠,而这首歌曲也被翻译为十四种语言多次翻唱。法国香颂从此风靡全球。
当他拥我入怀 对我细语呢哝 我仿佛坠入玫瑰人生中
踏着爵士的节拍,闭上双眼,沉醉于《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中,万般滋味如涟漪泛上心头,一丝甜蜜,一片幸福,一种对生活的憧憬。法国女歌手伊迪斯·琵雅芙Edith Piaf所唱的这首《玫瑰人生》甚至比《马赛曲》还要有名,被外国人视为法国国歌。无论是原来法语版还是后来的英文版,无论是出自街头的萨克斯还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之手,这首经典歌曲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今“玫瑰人生”也被认为是法国人追求幸福的哲学。即使稍纵即逝的美好也值得珍藏留恋,过度追求永恒最终只能导致失望和痛苦。
玫瑰人生 La vie en rose
让我双眼低垂的目光
消失在嘴角的微笑
这张没有修饰的面孔
正是属于我拥有的男人
当他拥我入怀
对我细语呢哝
我仿佛坠入玫瑰人生中
他说着爱的蜜语
或道尽生活平常
然而一切对我却非比寻同
他走进了我的心扉
分享幸福的甜美
这所有,我怎不知缘故
他为我而造
我为他而生
我们这样将爱情的誓言来诉
我只一眼瞥见他
一种感觉立刻涌上心头
只觉得心激荡地跳动
那些由爱而结束的夜晚
幸福的强烈驱走了烦恼忧愁
快乐,快乐使那愁苦灭亡
《香颂女王》
影片内容
“香颂女王”伊迪丝·琵雅芙在演唱这首香颂时,也许是用整个生命喊出她对艺术的渴望,也许是在回忆她所走过的坎坷岁月。
1915年,小伊迪斯出世了。但这个未来的歌唱之星却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拥有幸福的童年。在出生后不久,她就被狠心的母亲遗弃,被姑母和祖母收养。尽管生活对于她并不尽人意,但伊迪斯却一直追逐着她的梦想。她童年时就对音乐狂热地喜爱,并在演出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七岁那年,她就和在马戏团当演员的父亲一同在西欧辗转演出。十多岁时,她和同父异母的姐姐一起成为流浪歌手,累了、困了,就在廉价的小旅馆过夜。在她十九岁时,一个夜总会老板无意中听到了她夜莺般的歌声,从此,一个艺名为伊迪斯·琵雅芙的新星开始在舞台上展露锋芒。1952年,她凭一曲《心跳的感觉》(Padam Padam)勇夺法国唱片协会所设的唱片大奖。尽管伊迪斯48年的人生过于短暂,但她的歌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人所喜爱,在许多人心里,那个“香颂女王”依然在街头唱着、舞着、快乐着。
琵雅夫传记电影《La Môme》简介
◎译 名 玫瑰人生
◎片 名 Môme, La
◎年 代 2007
◎类 别 传记/剧情/音乐
◎语 言 法语
◎文件格式 X264 + AC3
◎视频尺寸 1024 x 432
◎文件大小 3CD 3 x 49 x 15MB
◎片 长 140 Min
◎导 演 奥利维埃·达昂 Olivier Dahan
◎主 演 玛丽昂·歌迪亚Marion Cotillard ... Edith Piaf
施维泰·丝特 Sylvie Testud ... M?mone
帕斯卡·格利高里 Pascal Greggory ... Louis Barrier
艾玛纽尔·塞尼耶Emmanuelle Seigner ... Titine
让-保罗·卢弗 Jean-Paul Rouve ... Louis Gassion
杰拉尔·德帕迪约Gérard Depardieu ... Louis Leplée
Clotilde Courau ... Anetta
Jean-Pierre Martins ... Marcel Cerdan
卡特琳娜·阿莱格雷 Catherine Allégret ... Louise
马克·巴贝 MARC Barbé ... Raymond Asso
Caroline Sihol ... Marlene Dietrich (as Caroline Silhol)
Manon Chevallier ... Edith - 5 years old
Pauline Burlet ... Edith - 10 years old
Elisabeth Commelin ... Danielle Bonel
MARC Gannot ... Marc Bonel
情节简介
本片讲述了歌手Edith Piaf的生平故事。
《玫瑰人生》由法国导演奥利维埃·达昂执导,由马丽昂·歌迪亚饰演这位命运多的女歌手。出演配角的法国明星杰拉尔·德帕迪约、施维泰·丝特和艾玛纽尔·塞尼耶。
被称为“益鸟歌后”的伊迪丝·碧雅芙1915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流浪艺人之家,原名伊迪丝·吉奥瓦娜·加森。碧雅芙的一生极为坎坷而且富于传奇色彩。刚出生不久,因为父亲参军,她被送到诺曼底登陆与祖母一起生活,这是她一生中少有的幸福时光。战争结束后,碧雅芙被父亲接回来,跟随他在法国各地流浪表演。
15岁时,碧雅芙独自回到巴黎闯荡。直到一天,热拉尔·德帕迪约扮演的巴黎一个高档咖啡馆的老板路易斯·莱普利发现了她。莱普利被碧雅芙的嗓音迷住了,他立刻与她签了约,还给她起了个“益鸟”的艺名。可是碧雅芙还没有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莱普利就人被刺杀身亡。碧雅芙的人生重新滑入低谷,大报小报整天拿这件事做文章。幸好她的一个仰慕者,马克·巴贝扮演的雷蒙德·埃索挺身而出,他不光帮助她从麻烦中脱身,还为她打造了第一首值得保留的好歌。
此后碧雅芙还进入影坛并且登上戏剧舞台,在两次大战中间,她那具有魔力的声音和独一无二的舞台表演征服了巴黎和法国。1947年,碧雅芙来到美国开演唱会,经过不太顺利的起步,她在这里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与影星玛琳·黛德丽成为终身好友。此外,她还与让皮埃尔·马丁斯扮演的拳王马赛尔·桑丹陷入爱河。可是厄运再度光顾,1949年,桑丹死于空难。这件事对她打击极大,因为她爱的人总是被命运夺走。
然而碧雅芙再次奋起,回到了舞台上。而厄运还是不肯放过她,短短几个月,她就两次遭遇交通意外,治疗过程中,她染上毒瘾和酒瘾。出院后,她的身体状况仍然非常糟糕。休养了两年后,她坚持飞到美国巡演,并立足歌曲的最高舞台,成为真正的国际巨星。1962年,碧雅芙与希腊歌手西奥菲尼斯·兰博卡斯结婚,第二年十月,她病逝于戛纳附近,她的葬礼在巴黎举行,有几万人自发步行跟随到她下葬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香颂歌手
Keren Ann
Yves Mon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