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1369年10月6日―1390年4月18日),出生于明朝应天府的皇宫,为明朝潭王,朱元璋第八个儿子,其母为定妃达氏。
朱梓聪明好学,比较擅长写文章。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梓被朱元璋封为潭王。洪武十三年二月,朱元璋下旨在长沙市给潭王修宫殿。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月,朱梓迎娶前军都督佥事于显的女儿为妃。同年十二月,朱梓就藩于长沙府。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朱梓和潭王妃自焚而死,因其无子嗣,导致封邑被除。
人物生平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丁酉,朱梓出生,母亲为定妃达氏。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梓被其父朱元璋封为潭王。洪武五年六月癸巳,朱梓得赐苏州府吴江区田地一百顷,岁计米七千八百石。洪武十三年二月,朱元璋下旨在长沙市给潭王修宫殿。
洪武十七年六月己丑,朱元璋命令饶仲恭在潭王府说书。洪武十八年五月,朱元璋下旨,把前军都督佥事于显的女儿嫁给朱梓为潭王妃。洪武十八年冬十月,朱元璋赐给朱梓十七史等书籍。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二月,朱梓来到长沙府就藩。
洪武二十一年,朱梓与朱樉朱樉等人回京朝见皇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潭王妃于氏的父亲于显和兄弟于琥受到胡惟庸党案牵连而被诛杀,朱梓得知消息后内心不安。然后,皇帝派使者前去安慰开导朱梓,还让朱梓入宫面谈,这使得朱梓非常惧怕,随即便和王妃于氏自焚而死,其死后由于没有子嗣,朝廷就剥夺了他的封邑。
家族关系
相关评价
朱梓头脑聪明喜欢学习,比较擅长写文章。他曾经摆酒设宴,邀请府中儒臣赋诗作对,而后,朱梓在根据诗作水平高下,赏赐诸臣。
人物轶事
身世有疑
据查继佐《罪惟录》和何乔远的《名山藏》所记,朱梓生母达兰,本是陈友谅的女人,朱梓是陈友谅遗腹子。在朱梓被封王就藩时得知真相,由此,他心中愤恨,于是,朱梓来到长沙后,准备起兵复仇,还在铜牌上写下 "宁见阎王,不见贼王" 八个大字,用以提醒自己不忘复仇。后来,朱元璋得知其欲谋反,就派徐辉祖讨伐朱梓,朱梓自知不敌,便抱着幼子绕城数周,把铜牌扔到城外,回宫举火自焚。
喜欢玩乐
根据查继佐《罪惟录-潭王梓传》中记载,朱梓相貌俊秀,性情淫荡,在去长沙市就国之前与不少宫女关系暧昧,在就藩后,他经常借朝见的名义回到京城与情人私会,朱元璋本以为朱梓是想念父母才长居宫内,对他宠爱,后来,朱元璋得知朱梓的真相后非常生气。
死亡之谜
有人对朱梓之死,存有质疑,原因有二。其一,朱元璋对自己儿子虽然要求严格,但虎毒不食子,朱元璋对为非作歹的儿子最多只是警告一下。 其二,根据历史记载,朱梓之死很难与胡惟庸案关联起来。因为朱梓岳父于显在洪武二十年(1387) 病逝,于显是受到儿子宁夏卫指挥于琥牵连的缘故被卷入胡惟庸案。
另外,于琥被归入胡党是在封绩被抓之后,而朱梓自焚是在四月初一,朱梓应该是在三月得知于琥案发。但是,于琥在三月时是安全的。所以,后人对朱梓之死存有质疑,并不断寻找可能的事实。 比如查继佐《罪惟录-潭王梓传》记载朱梓淫乱后宫,何乔远《名山藏》说朱梓是陈友谅的儿子。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潭王梓,太祖第八子。洪武三年封,十八年就藩长沙。梓英敏好学,善属文,尝召府中儒臣,设醴赋诗,亲品其高下,赉以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