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讲座

丁龙讲座(Dean Lung Professor)是哥伦比亚大学设立的第一个文言文讲座,由美国卡本迪将军出资建立,旨在研究中国文化。

历史背景

丁龙是一位19世纪前往美国的山东华工,最初是一名文盲。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他成为了一位退休将军的佣人。由于他的忠诚和善良,即使在被解雇后仍自愿返回帮助将军渡过难关,因此深受将军尊敬。丁龙去世前,将自己的积蓄留给将军,并表示希望将其用于教育事业。将军深受感动,决定将这笔资金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丁龙讲座”。

教育贡献

丁龙的善举不仅得到了将军的认可,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慈禧为此捐赠了5000册图书,而李鸿章伍廷芳等官员也有相应的捐赠。尽管哥大原本计划以卡宾特将军的名字命名这个讲座,但他坚持使用丁龙的名字,以此表彰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这一举措推动了美国及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许多大学随后建立了自己的中文系和中国图书馆,其中不少都借鉴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成功经验。

命名

在设立之初,哥大内部有意见提出以卡宾特将军的名字命名该讲座,但最终还是遵照卡宾特本人的意愿,以丁龙的名字命名。这一决定使得“丁龙讲座”成为了世界上罕见的以非学术人士名字命名的学术职位。

陈晓平:被哥大冠名“丁龙讲座”.澎湃新闻.2024-10-31

探寻哥大汉学系倡办者丁龙的故事(侨界关注).人民网.2024-10-31

丁龙.网易.2024-10-31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从丁龙的故事说起.人民网.2024-10-31